時間:2018年06月26日 瀏覽數:
智慧新偵查、智慧新防控、智慧新民生、警務云、視頻云……今年以來,廣州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大數據戰略和省公安廳智慧新警務戰略的總體部署,試點建設“四大智慧賦能工程”和“八大創新警務應用”,重點打造8個試點項目(智慧新指揮、智慧新偵查、智慧新防控、智慧新交管、智慧新民生、警務云工程、大數據工程、視頻云工程)。
通過一系列“智慧新警務”建設,廣州警方著力將警務模式創新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推動警務模式從“人力型”、“被動型”向“智能型”、“主動型”轉變,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時不斷推進公安機關社會治理能力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廣州樣板”。
智慧偵查
建數字化偵查平臺,精準打擊智能化犯罪
為適應當前打擊智能化犯罪的要求,廣州警方不斷深化大數據在刑偵工作的應用,積極推動傳統偵查向數字偵查的轉變。
一是構建市區兩級通用的警務實戰平臺。全面匯集整合公安內外數據資源,構建了兼容共享的警務實戰平臺,集信息研判、信息核查等功能于一體,切實服務基層一線,民警80%以上的需求通過六大搜索工具就能一鍵實現。
二是建立專業化的數字化偵查應用平臺。廣州警方先后研發了智能視頻警務云平臺等,建立廣州市反詐中心,實現了電子數據調取的集成化、扁平化,偵查研判的智能化、可視化。
三是依托“四合一”作戰平臺,深入開展“颶風2018”專項行動,批量挖掘逃犯線索,全市逃犯基數進一步下降。強化信息研判、技術支撐、集群打擊、協同作戰、宣傳舉報,實現對突出刑事犯罪的規模化、全鏈條打擊。
智慧防控
大數據、視頻云、移動警務,構建智慧防控網
今年以來,廣州警方在 “情報、指揮、巡邏、視頻、卡口、網絡”六位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信息化、機制化建設,以互聯網+思維的理念積極應用視頻云等智能科技,形成一體化的智慧防控網絡。
廣州公安充分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通過信息開展精細化指揮,在全國首推區域治安防控等級勤務響應機制,對全市11個區治安狀況由低至高實行綠、藍、橙、紅“四色預警”,對應啟動四級、三級、二級、一級勤務響應,引導警力“靶向”投放。
與此同時,廣州警方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整合警用地理信息系統、110警情系統等警務資源,打造“公安網+”巡邏盤查平臺,推行“公安網+盤查”勤務新模式,有效地破解了以往“巡而不查”“查而不實”的難題。
廣州警方還廣泛應用視頻云開展防控,通過“雪亮工程”,全市建成攝像頭92萬多個。重點防控地區廣州火車站,充分應用視頻云技術、人臉識別技術開展防控后,2017年刑事立案下降至2004年的十分之一,火車站廣場實現了260天刑事零發案。
智慧便民
辦證辦事難?網上指尖一點就可少“跑腿”
群眾辦證辦事難,怎么解決?近年來,廣州警方不斷拓展“互聯網+”交通、出入境、戶政等公安管理服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全面拓展網上服務平臺功能,完善審批項目網上受理、網上預約、網上辦理功能,大力推進“警民通”APP、“廣州公安”微博微信、廣州金盾網互聯網應用,進一步方便市民辦證辦事。
據了解,目前,廣州交警部門建立了e便民服務平臺,集成“交通違法實時在線處理”等57項業務,為市民提供網上預約辦理、網下自助辦理以及各類定制服務,還建立七大信息載體(高德交通信息平臺、市公眾交通信息服務平臺、交通電臺、戶外交通信息板、微博、微信、出行易),實現城區保暢通、城外保安全;出入境部門自主研發推出“出入境智慧小屋”自助申請設備,覆蓋大部分中國公民出境業務,實現出入境證件“只跑一次”;戶政部門構建“網上戶籍室”,為群眾提供“不用跑、必須到現場的最多跑一次”的便民服務。
未來將推八大警務創新應用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廣州警方將強力推進八大警務創新應用。
廣州警方通過云網端工程建設,建立社會感知系統,對各類數據開展動態化、自動化收集,實現“萬物互聯”,實時反饋到移動警務終端,打通數據應用“最后一公里”;通過警務云工程建設,各類信息實現“物理分散、邏輯統一、互聯互通”,消除時空距離,提高響應速度;通過視頻云和大數據工程建設,全面匯聚公安網域、視頻網域、移動信息網域、互聯網域等數據資源,健全公共知識圖譜、數據標簽體系、數據服務體系、數據應用體系,為民警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通過八大創新警務應用建設,創新應用模式,提升公安的核心戰斗力。
在打擊犯罪方面,廣州警方將充分依托犯罪財富調查、警務實戰平臺、視頻系統等,推進“互聯網+偵查”警務新模式改革;深化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的建設,提升預防攔截、偵查破案和追贓止損的能力。
在信息研判方面,進一步加強重大事件預警能力、綜合信息能力等主業建設,實現對治安形勢、犯罪趨勢的智能分析,實時對各區域治安形勢預警研判,開展精確打擊和重點打擊。
在治安防控方面,以大數據智能分析信息為核心支撐,大力推動社會治安由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的轉變,工作模式從“被動”向“主動”轉變。
在便民服務方面,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強“互聯網+”便民服務工作,按照“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要求,提供更標準、更便捷的網上服務,真正實現“一個門、一張網”辦事。